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识讲坛» 通识讲坛
通识讲坛
通识讲坛
【讲座回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系列讲座第二讲、第三讲
发布时间:2019-09-14


第二讲:景虹梅老师

《论文写作的研究意识、方法与规范》

秋风送爽之际,由景虹梅老师带来的人文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系列讲座第二讲,于9月12日上午十点在306教室顺利举行。为了帮助2016级学生扫除论文写作障碍,景虹梅老师分别从论文写作的意识、方法与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从写作的意识来看,景虹梅老师提出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研究意识是基础,问题意识是关键,创新意识是更高要求。景老师诙谐地将“论文写作”与“微缩型简易教材”进行区别,清楚提出二者基本方向与主要目标的差别。同时,景老师以播种种子为例,生动地指出发现问题的重要意义。


从写作的方法来看,包括研究方法、路径、过程与步骤、时间规划四个关键点。景老师围绕论文写作的过程与步骤,分别从定选题、列提纲、成初稿、精修改四个重要步骤进行讲解,并且详细介绍中国知网检索使用的具体流程与方法。又重点强调学生与选定论文指导老师进行多次交流的重要性。其中,对于列提纲这一步骤,景老师还对学生们提出“使论文的枝干越来越丰茂,论文的参考价值就越高”的期待。之后,老师严肃提出自查过程必不可少,需要保证论文平实客观,并且查重“避雷”工作也要在相应阶段进行。


从写作的规范来看,景老师侧重于对论文内容构成与格式要求、标题的选择、关键词以及论文主体结构进行细致讲解,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要点众多。另外,景虹梅老师也重复强调参考文献与注释和引文的规范操作,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老师再次点明查重与学术道德规范对于论文写作的关键意义,并且期待2016级同学如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在此,十分感谢景虹梅老师为我们带来干货满满的“毕业论文第二讲”,帮助同学们更细致、更全面地了解论文写作的意识、方法与规范。


第三讲:刘路老师

《对外汉语教学的选题研究及写作方法》

9月12日晚七点,刘路老师在206教室开展了人文学院毕业论文指导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刘路老师从理性主义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就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选题及写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针对题目的确立,刘路老师指出当前阶段同学们选题时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例如选题范围过大化、研究对象模糊化,选用教材过时化等。并借此提出了论文选题三字箴言:小、清、新——即题目立足小点,语义表达清晰,具备创新意识。

第二个侧重点是论文的写作方法。刘路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鼓励同学们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运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对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从而获得理解性解释。在这一环节,刘路老师着重向大家展示了两篇优秀的学生论文及自己的博士论文,便于同学们真正理解质性研究方法的实际运用。



在讲座的最后,刘路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三本论文写作参考书目,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阅。另外,刘路老师的论文也可在中国知网上查到,题目为《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探析》。

听完这三场讲座,同学们都表示获益匪浅。2016级的同学无疑是收获最大的,许多同学表示他们受了很大的启发,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更加有信心了。讲座不仅帮助了2016级学生更好地开展个人毕业论文,还吸引了不少低年级的同学。他们从本身对写论文一头雾水,到现今对学术论文写作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学科写作论文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文字/李瑾、于佳萱

图片/李瑾、于佳萱

编辑/李瑾

审核/叶琴、张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