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
人文论坛第9期|白乐桑:汉语学习动机与汉语作为远距型语言
发布时间:2019-12-03


 “北体人文论坛”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体大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三个转型”综合改革要求,切实推进体育与人文深度融合,提高体育大学学生人文素养,加强人文学院学科建设,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特开设“人文论坛”。“人文论坛”从2019年10月开始,紧密围绕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立足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术前沿,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成就卓著的名家、大家莅校讲学。



汉语学习动机与汉语作为远距型语言

主讲人: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白乐桑 教授

主持人: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 程红 教授

时间:12月6日(周五)下午14:00

地点:115阶梯教室



主讲人简介

白乐桑(Joël Bellassen)教授,世界著名汉学家,首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全欧第一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欧洲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法国汉语教学学会创始人和会长。

白乐桑教授于1973-1974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汉语。迄今为止,他一直从事汉语教学推广工作,负责全法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定与修改、汉语教师的考核和聘用。

先后主编《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说字解词词典》等专著40余部,主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989年出版以后,成为法国各校最受欢迎的汉语教材。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曾将鲁迅的《孔乙己》《药》《呐喊》等翻译为法文。

白乐桑教授热爱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情有独钟,把学习汉语、研究汉字、传播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乐此不疲。他还对中国武术、围棋、传统服饰、饮食等感兴趣。

40多年来,白乐桑看到,在法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学习汉语的人数有明显提高,很多法国人鼓励孩子从小就学汉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列为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正规外语科目之一,并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这方面,法国走在前列,从1958年开始,法国便有中学教授汉语。如今,法国已把中文定为高考科目。


内容提要

汉语学习动机与汉语作为远距型语言。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其中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学习动机,提出了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自我价值理论等理论研究,可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次讲座将通过分析几个汉语非母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在这几个案例的基础上探讨学习动机与语言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法国汉语教育史从开始到最近一个时期,在学习动机上,内在动机占主导地位,在内在动机中,有几个方面很重要:一是成就动机与挑战性动机,二是发现性倾向,三是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倾向,四是跨文化的敏感力。另外,白教授还将就远距型语言学习与旅行心理,包括旅行思维、旅行文化、旅行方式等之间的交汇进行阐释。此外,白乐桑教授认为我们应该跟任何说法、任何现象保持距离。保持距离是科学态度的第一条。在汉语教学研究中,他强调,不能用语言学研究代替语言教育教学研究。白教授的研究范式,不同于循规蹈矩的死读书,他也在遵从本心探索未知,而不是盲从他人。

你是否对外国人的汉语学习动机好奇不已?你是否对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作为远距型语言的内在关联心存疑惑?白乐桑教授既有学者风范、又幽默可亲,我们诚邀您一起领略这位“汉化”法国人的风采,共享这场学术盛宴!



文字/杨柳鸣

编辑/周雨璇

审核/程红、黄二宁